技術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當前位置:首頁技術文章連載一:農(nong) 殘超標的風險控製,誰來做源頭把控?

連載一:農殘超標的風險控製,誰來做源頭把控?

更新時間:2021-02-03點擊次數:2336

連載一:農(nong) 殘超標的風險控製,誰來做源頭把控?

 

連載一:提高農殘超標合格率,誰來做源頭把控?

 

食品安全無小事,食品安全監管要從(cong) 源頭入手

近期,我們(men) 將結合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實際案例,分析怎麽(me) 從(cong) 源頭降低食品安全的風險?從(cong) 源頭把控食品安全,保護了誰的利益?增加了誰的成本?

下麵案例摘自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”主管的中國質量新聞報,在20201015日刊登的一篇新聞《農(nong) 獸(shou) 藥殘超標?!嚴(yan) 懲!》,案例是從(cong) 網頁中隨機摘取,沒有指向性,用來拆解食品安全監管的流程,以便找到解決(jue) 問題的切入點。

【基本案情】

2019年11月7日,張家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南豐(feng) 某超市的散裝香蕉進行監督抽檢,檢驗結論為(wei) :經抽樣檢驗,吡唑醚菌酯項目不符合GB2763-2016標準要求,檢驗結論為(wei) 不合格。當事人從(cong) 錦豐(feng) 鎮合興(xing) 青草巷購進上述不合格香蕉時,未履行食用農(nong) 產(chan) 品進貨查驗義(yi) 務:既未保存香蕉的進貨票據,也未查驗對方的營業(ye) 執照、食品經營許可證

當事人銷售不合格香蕉、未建立食用農(nong) 產(chan) 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的行為(wei) ,違反了《食用農(nong) 產(chan) 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》第二十五條第(二)項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第六十五條的規定,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有關(guan) 法律規定對當事人依法進行了行政處罰

【案件警示】

民以食為(wei) 天,食品安全大於(yu) 天,超過食品安全標準*的農(nong) 藥殘留對於(yu) 人體(ti) 有著一定的危害,嚴(yan) 厲打擊銷售不合格食品的違法行為(wei) ,築勞食品安全防線,確保群眾(zhong) 舌尖上的安全。

《食用農(nong) 產(chan) 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》第二十五條第(二)項

禁止銷售下列食用農(nong) 產(chan) 品:(二)致病性微生物、農(nong) 藥殘留、獸(shou) 藥殘留、生物毒素、重金屬等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(ti) 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*的。
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第六十五條

食用農(nong) 產(chan) 品銷售者應當建立食用農(nong) 產(chan) 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,如實記錄食用農(nong) 產(chan) 品的名稱、數量、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、地址等內(nei) 容,並保存相關(guan) 憑證。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(yu) 六個(ge) 月

這個(ge) 案例雖然簡單,卻很能說明“農(nong) 獸(shou) 殘超標風險”管監的現狀。

從(cong) 案情中,我們(men) 知道下麵幾件事:

  1. 香蕉的農殘超標,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懲罰了誰?他冤不冤?

買(mai) 單的是南豐(feng) 某超市,他賣香蕉,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管“流通”環節,因此抽查的對象是超市。

懲罰的原因有兩(liang) 個(ge) :

一是沒有“農(nong) 產(chan) 品進貨查驗記錄”,記錄包括農(nong) 產(chan) 品的名稱、數量、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、地址等這個(ge) 點超市不冤枉,既然要求記錄,你就要記錄啊,以便“溯源”追責。此超市買(mai) 個(ge) 本子和筆就能解決(jue) 。

二是銷售不合格香蕉,應該被處罰,該超市想要賣“保證農(nong) 殘不超標的香蕉”其實有難處。

香蕉有沒有農(nong) 殘超標?需要經過分析檢測後才知道。超市檢測的時機有兩(liang) 個(ge) ,1)進貨前檢測,比如貨源地“錦豐(feng) 鎮合興(xing) 青草巷”做過檢測,確定沒有農(nong) 藥殘留,貼個(ge) 標簽後把香蕉賣給該超市,沒有檢測過的香蕉,該超市不進貨。2)進貨後,該超市有條件做農(nong) 殘超標的自檢,不合格的退貨。這樣就能保證,上架銷售的香蕉不會(hui) 農(nong) 殘超標。

沒有經過檢測,不知道農(nong) 殘有沒有超標,香蕉就上架了。當市場監督管理局來抽查、送檢、出報告、形成行政處罰時,香蕉可能已經被吃掉、代謝完了。香蕉上的超標農(nong) 殘去哪裏了?進到了消費者的肚子裏。商家受罰,不算冤枉,但要求超市“改進”卻不容易。

  1. 該超市汲取教訓,按照法律要求建立了“食品查驗記錄”,下次上架的香蕉就不超標了嗎?

不一定。

因為(wei) 此記錄中沒有“香蕉是否農(nong) 殘超標”這一項,貨源處(香蕉一手批發商)沒有檢測過,香蕉在生長和運輸過程中,在上架之前,是否農(nong) 殘超標?不知道。要等到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時才知道,喏,又回去了。該超市簡直在“裸奔”啊,而且找不到買(mai) 衣服的商店。

  1. 銷售農殘超標的香蕉,該超市要負責嗎?

當然要負責了,你賣的香蕉就找你,這是法律規定的。但超市負得起全部責任嗎?那太難了,除非他自產(chan) 、自銷、自己運輸、自檢,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香蕉種植和運輸的流程,各個(ge) 把控。這樣的大手筆,有幾家超市能做到?

該超市賣一斤香蕉賺不到一塊錢,讓他搞這一套不現實。超市其實也想賣合格的香蕉,不然不知道什麽(me) 時候被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,不知道哪批香蕉會(hui) 出問題,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,就兩(liang) 眼一抹黑等結果。運氣好就過關(guan) ,運氣不好就被罰錢,連續罰幾次就可能就要被吊銷營業(ye) 執照,被迫改行。

那麽(me) 超市怎麽(me) 能放心地賣合格的香蕉呢?

從(cong) 下麵這張圖中看出,該超市作為(wei) 二三手的農(nong) 產(chan) 品分銷點,對香蕉超標風險的把控這件事,它有心無力。除非在香蕉摘下時,或者一手的農(nong) 產(chan) 品運銷公司分銷前,對香蕉農(nong) 殘做個(ge) 全麵檢測,把合格和不合格的香蕉區分開,給合格的香蕉貼上標簽。該超市銷售沒有經過檢測的香蕉,結果農(nong) 殘超標了,再做行政處罰,那他不冤枉。

農(nong) 殘超標風險的把控從(cong) 源頭抓起,就是在上市前做農(nong) 殘超標的風險評估。

香蕉上市後,商家必須麵對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監管。采購合格的香蕉,避免被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,丟(diu) 了聲譽,這是農(nong) 產(chan) 品分銷商的需求。香蕉種植時,不能濫用農(nong) 藥,否則沒有人會(hui) 買(mai) ,這是對不良農(nong) 民的威懾和教育。

 

從(cong) 香蕉的流通過程來看,從(cong) 源頭搞清楚農(nong) 殘是否超標,檢測這件事要麽(me) 香蕉種植戶來做,要麽(me) 一手的農(nong) 產(chan) 品運銷公司來做。二三手的分銷商和消費者插不上手,市場監督管理局插手時,事兒(er) 就大了,就要問責和造成損失。被問責的商家失了信譽,吃了農(nong) 殘

超標的消費者失去了安全保障。

連載一:提高農殘超標合格率,誰來做源頭把控?